
立夏秤阿斗
古人在立夏當日進行「秤人」的習俗,而這習俗最早可追溯至三國時期。
傳說扶不起的阿斗的生母投井自殺後,其父劉備受周瑜所施的美人計,娶了孫權之妹為繼室。後來劉備出征時,便將阿斗託付於孫夫人撫養。孫夫人見到白胖的小阿斗心裡十分喜歡,但她的顧慮是身為繼母,萬一孩子養不好,不僅對夫君劉備不好交代,在朝廷上也會淪為笑柄;因此冰雪聰明的她心生一計:今日剛好是立夏,便把阿斗放在秤上秤一秤, 到翌年立夏再秤一次, 便知孩子養得好不好了。果然隔年立夏,小阿斗比往年越發白胖了,向上報備劉備,向下發餅慶賀,久而久之便有立夏秤人的習俗了。

著赤衣、掛朱佩、祈豐收
古時於立夏之日,帝王帶領文武百官至京城南郊舉行迎夏儀式,全行人馬須身著赤衣、配掛朱佩,同時馬匹與令旗也均為赤色,是象徵祈求豐收的裝扮。

千里迢迢運冰塊
古時冰塊取得不易,需倚賴人力方式千里迢迢並馬不停蹄地搶時間搬運,好作為進貢消暑的供品。

「佛誕日」洗滌佛像、身心淨化
農曆四月初八為「佛誕日」,相傳是釋迦牟尼的生日,此時佛教徒均共襄盛舉「浴佛儀式」。一般來說,浴佛儀式大約分為迎佛像、安座沐浴、祝禱與皈依等四步驟,寺院人員會準備香花燈燭,並將佛像置於水中,爾後信徒可以依序用小杓舀水洗佛,並且透過洗滌佛像的過程,象徵身心靈的淨化。但是浴佛儀式在亞洲之間的模式也不盡相同,最有趣的是在泰國,藉由替佛像以清水「洗塵」,演變為聞名遐邇、互相潑水嬉戲的全國活動。

扶疏枝葉幻化為青牛 - 牛王誕
農曆四月初八,古人視當天為「牛王誕」,並在當日犒賞農牛、梳洗慰勞。
西元前739 年,相傳秦文公派遣一隊人馬去某處砍伐大樹,用作抵禦天災的建材;但這棵巨木天生具有神力,即砍即合,即便砍了三天三夜也豪無損傷的痕跡;某日休息時間,一人正於樹下歇憩,朦朧聽見細語道:「再這樣下去,神力也會耗盡,再不想想辦法,仍會倒下的。」,又有聲音說:「但秦文公勢必不善罷干休」,接著又有另一聲音說:「幸好這次僅有四十餘人,倘若有三百身穿赤衣、又以紅繩綁住樹幹,邊砍邊以香灰撒在樹幹的話,即使插翅也難飛了。」,此人隨即夢醒並上表秦文公,不多時浩浩大軍便蜂擁至樹下,依照夢中之諭進行砍伐。果其不然,大樹應聲倒地。但奇怪的是,扶疏的枝葉竟幻化為一頭頭青牛,以奔騰之姿紛紛躍入水中不起。見此神異之事,秦文公便敬畏三分,將牛視為勇猛象徵,建立了牛神廟供奉,專職保護百姓牛隻健康平安。